新冠疫情
疫情的开始
疫情开始阶段,中国的防疫措施跟美国,西方国家比起来很优越,欧美国家群体免疫的时候一天死一两千都有,所以,在病毒变异为奥密克戎之前,中国给人感觉是风景这边独好,那时候小粉红们天天嘲笑西方国家,说厉害了我的国,把公共卫生问题上升到了两条道路的优劣差别,展现中国道路自信。
健康码,行程码
健康码是个人的电子通行证使用。该码经读取后可确认与证明持有人的健康情况,并以之出入需要出示该证明的场地。
行程码是根据手机信号定位,来判定、查询近7天(2022年7月7日前为近14天)左右漫游地及附近是否有新冠确诊病例的软件。
健康码分为红码、黄码和绿码。红码表示感染者,绿码表示健康者,黄码表示你来自疫情高风险地区,须居家(集中)隔离14天,不得出入公共场所。有的地方,14天隔离完,还得居家观察7天。
健康码是黄色的,行程码是绿色,就只能进一般的公共场所,因为严格的场所都要求双码都绿。
如果健康码变成红码,将无法在中国出行。后来就出现了,政府控制健康码的红码,阻止上访者的事件。
2022年4 月,河南有多家村镇银行因遇到资金危机,无法提供取款服务。储户们爆料,当他们想去郑州找那些银行沟通 “ 取款难 ” 问题时,发现在扫码填报个人信息后,其场所码或河南当地的 “ 豫康码 ” 显示为 “ 红码 ” 。有些外地的储户根本没去郑州,但想维权,在填报存款信息后发现,自己也变 “ 红码 ” 了。这件事引起了全国舆论的关注。
2022年6月22 日,郑州市纪委监委表示,郑州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社会管控指导部部长 冯献彬 ,团市委书记、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社会管控指导部副部长 张琳琳 下令对部分村镇银行储户来郑赋红码;此外上述人员安排市委政法委维稳指导处处长赵勇,市大数据局科员、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社会管控指导部健康码管理组组长陈冲,郑州大数据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耀环,对储户在郑扫码人员赋红码。据统计,共有 1317 名村镇银行储户被赋红码,其中 446 人是入郑扫场所码被赋红码, 871 人是未在郑但通过扫他人发送的郑州场所码被赋红码。郑州市纪委监委决定撤销冯献彬中共党内职务、政务撤职处分;给予张琳琳党内严重警告、政务降级处分;给予陈冲政务记大过处分;给予杨耀环、赵勇政务记过处分。
2022年8月24日,重庆将中心城区的市民健康码全部转为“橙码”。橙码是绿码和黄码的中间地带,没有黄码那种黄牌警告的意思,也没有绿码那么给你亮牌就畅通无阻的自由。橙码表示你必须抓紧去做一次核酸,才能变为绿码。
重庆这样做的原因是,它准备24小时之内搞1700万人口的全员核酸检测。橙码就是催促市民去做核酸检测。8月24日的重庆气温超过40度,为了避免中暑,重庆市规定上午10点到下午6点之间不做核酸检测。
从疫情开始到现在,两年半时间里重庆合计的感染人数只有921例,只是因为8月份突然一下子有100多例了,成了中高风险区。重庆市有点慌,划分了30个高风险区和中风险区,下决心搞全员核酸检测控制疫情蔓延。
核酸检测的结果是,一天之内,测了1020多万人,其中两例阳性患者。
全国许多城市此时已经开始要求“三天三次核酸”,全部阴性才能正常的工作生活。
疫苗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由于莫德纳(Moderna)拒绝向中国交出其新冠病毒疫苗研发中的核心知识产权,导致其在中国长期耕耘的销售谈判破裂。此前中国政府给过境外疫苗公司两条进入中国市场的路径,一是把新冠病毒疫苗生产技术转让给中国,二是保留核心知识产权,选定中国合作方进行销售。莫德纳长期以来都试图进入中国市场,此次希望选择第二条路径,但中国政府表示莫德纳只能按第一种路径进入中国,第二条路径只给复星医药引进新冠疫苗复必泰(mRNA新冠疫苗)的协议使用,且复星集团最终获批也能在港澳台销售。
中国的国产疫苗是灭活疫苗,比如科兴疫苗和康希诺公司生产的疫苗。医学研究表明,mRNA疫苗预防 COVID-19 疾病的有效性好于灭活疫苗免疫持续时间也更长。
中国将科兴疫苗送给或卖给一带一路国家,引发美国不满,称将疫苗政治化。
上海封控
上海居民被频繁要求查核酸。上海永南地区五位穿防疫服的“ 大白” ,将一个八十多岁的截肢瘫痪老人,从四楼抬下楼去做核酸检测采样。为什么不能找人上门给他测一下吗?上海吴泾镇政府工作人员回答记者说,这位老人因为在非封控楼栋,按要求,就得自己下楼做核酸。
一旦核酸阳性,就会被送入方舱医院。
封控期间,患者很难前往医院看病,即使去了也没有医院接收,住院的人也无法正常手术。就在医院门口也得不到治疗的情况比比皆是,最惨的情况是就在医院门前去世了。
2022年4月29 日,新华网发了一个视频新闻,标题是《飞跃黄浦江!他们为一名癌症晚期患者送 “ 救命药 ” 》。文中说, “ 4月27 日,共青团上海市徐汇区委员会收到求助信息,一位家住徐汇区的老年癌症晚期患者缺药,需要前往上海市浦东新区领取紧急配置的药品。经共青团上海市徐汇区委员会协调 …… 出动了两架无人机接力,飞跃黄浦江,执行了一次约 20 公里的飞行运输任务 ”。
网友评论:黄浦江上桥都塌了吗?为什么不开车去呀?
这事太荒谬了,为什么晚期癌症患者无药可用?为什么不能正常交通?为什么还要用直升机送药?患者得了什么癌症,病程如何,严重到什么程度,为什么断药,目前是在医院还是在家?是普通群众,还是高级干部?他此前药物怎么获得的?送去的这些药能管多久?要是用完了无人机还送吗?报道只字不提,只拍了这样一个表扬视频,表扬徐汇区某部门。
扮演《编辑部的故事》中的“牛大姐”童正维生病中风了,她的儿子讲述了她作为高龄老人在上海某医院的经历。在上海封控期间首先是病情被耽误,之后好不容易到了医院,被抢救过来之后就一直住在走廊里。她的儿子马良在网上记录了母亲中风后入院的经历。他说,他母亲生病的时候,他非常无力无助,现在的医院就是人间地狱,医生们因为从方舱医院撤下不久,特别累,对每个人说话都特别冲。但母亲要在那看病,他没有办法。此刻,每一个亲人都变成了人质。在他发出的网文中,有一句话让我触动很大,妈妈童正维在走廊里躺着的时候,把他拉到耳边说: “ 儿啊,人生美好的日子像一瞬间就过去了,但是我现在的每一秒,都像一整年那么漫长 ” ,说完,老人的眼泪止不住地流。
后来马良克服重重困难,把母亲送到了一家私立康复医院,他说在那里,最起码人可以过得有尊严一些。记录了这段经历之后,马良把文章发到了微博上,结果,没多久就被 “ 咔嚓” 掉了,连马良的微博也被禁言了。
2022年5月5日,上海开始实施的两个防疫措施,一是住宅区有一人感染,则整栋楼居民将被强制送往 方舱 隔离;二是阳性病例被隔离前,须交出钥匙,以便防疫人员要进入民宅进行消杀。上海市虹口区飞虹路的防疫人员就要求居民交出自己的钥匙,然后派人入户 “ 消杀 ”。
上海方舱医院的一位 “ 志愿者 ” 赵衡衡前不久自杀了。之所以给志愿者三个字上面带引号,是因为赵衡衡自述是被劳务中介骗到方舱医院去给地产集团做志愿者的,本来去那里之后可以有报酬,但由于他们只被视为劳动力,没有岗前培训,现在也没做防感染管理,所以到方舱第一天他就被感染了新冠。赵衡衡没有挣到钱,也没有得到任何补偿,却在后面一个月的被隔离时间里被迫自掏腰包支付隔离费,直到分文全无,没钱吃饭,流浪到马路上。为了讨个公道,他把自己的情况发到了抖音上,公安抓了他到了派出所,而叫来的劳务中介除了当着警察的面给他一拳外,明确说没有任何补偿。 2022年6月1 日,跟赵衡衡有类似遭遇的几百个志愿者到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又被警察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围,跟他们说不许去市政府,不许上访,这些受害人就像河南村镇银行的储户一样,被当成了 " 不稳定因素 " 。
上海 2022年4 月经济数据:工业生产总值同比下降 61.5%,外商直接投资企业 13 个,同比下降 98%;1-4 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 10.9%;四月份社会零售总额 716.97 亿,同比下降百分之 48.3%。
上海市召开新闻发布会 , 宣布从 2022年6月1 日开始恢复公共交通运营,复商复市、复工复产复学,恢复公共服务。但还不是彻底全域解封,小区里发现了一例,这个小区就仍然不能解封。
当时,其他城市解封的前提是,连续十四天全域不再出现新增病例,对于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很难做到,于是新的标准是社会面清零。上海市 5月31 日公布的数据显示: 2022年5月30 日,新增 31 例。
上海同时宣布,城市解封以后出入公共场所,都必须拿七十二小时的核酸检测报告,但是核酸检测的免费期只有一个月,限制在 6月30 号之前,此后,就要自己掏钱了。
北京防控
北京采取了非常严格的防控措施。所有国际航班一律不降落北京,而是降落其他城市,在当地隔离完毕后才能进京。比如,上海的防疫要求是 "14+7" ,即酒店内隔离 14 天,再有 7 天健康观察。隔离在所难免,但这最后 7 天是可以出门自由行动的,只要定期做核酸就可以。这可比太原等城市直接让你酒店内隔离 21 天强多了。
不止国际航班熔断了,客运、铁路也是,跟首都存在直连的所有地区,只要出现阳性,所有相关交通路线立刻中断。
北京通过各种断舍离,通过健康宝和弹窗,成功地把境外的输入性病例阻隔在外,把外地病例阻隔在外,也通过各种手续成功阻止了不带病毒的人也别想顺利进京。
回到北京,除了健康码和行程码“双绿”,还得有北京市的 “ 健康宝 ” 绿码。
北京市餐馆基本全部禁止堂食,只能外卖。可能聚集人的商店、写字楼、电影院、博物馆,都关了。想要进入任何带屋顶的地方,都要有 48 小时的核酸检测报告。
其他城市
2022年初,清华大学教授劳东燕写了一篇文章《直面真实的世界》。“冰天雪地里,怀胎八月的孕妇在医院门外坐等流产,而突发心脏病的老人,以必须核酸检测为由,在无情的等待中失去救治的机会。一位妈妈接到中学放假的女儿,在已通过十八轮核酸检测的情况下,仍被卡点拦着不让回家,在冬日的寒夜彷徨街头直到天明。“
(1)贵阳静默管理
2022年9月1日,贵阳出现疫情,从一个物流批发市场向周围扩散,政府就把贵阳市所有的农贸市场、超市和便利店全部都关了,全市实施静默管理。很多人没有储备,发生了食物短缺。
贵州森林野生动物园的老虎、狮子、猴也即将面临食物短缺,动物园管理人员慌了,通过网上求助,终于拿到了储备粮。这新闻在网上发出来之后,贵阳市民委屈说:猴有吃的了,那人呢?我们还不如猴子大象呢。为了出口恶气,很多网民聚集到“贵州发布”下面,发了几万条咒骂式评论,都说想不到这个时代会饿肚子。
(2)成都封控期间的地震
2022年9月5号,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发生强烈地震,震级6.8级,震源深度16公里,地震 共造成至少93人死亡,25人失联、至少423人受伤。
离震中226公里的成都震感强烈,但成都恰恰处于“居民原则居家”的第5天,仍未解禁。地震过程中,有居民开始下楼逃生,结果有的消防通道门被锁,有的楼宇被栅栏围住,有的是被社区工作人员围追堵截。工作人员说:“楼还没倒呢,赶紧回去”,“我们四川人什么地震没见过?”
(3)9·18特大交通事故
2022年9月18号凌晨2点多,贵州省黔南州三荔高速的贵阳往荔波方向,一辆载着47人的大巴在黑魆魆的夜里疾驰,按照《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大型客车凌晨2时至5时不应该上路,因为那段时间驾驶员非常容易疲惫犯困,但这辆车有“特事特办”的政策支持,所以驾驶员冒险上路。
2点40分,这辆大巴失去控制, 侧翻滚到深沟。当天中午,贵州三都县公安局通报,此次车祸造成27人死亡,20人受伤,被定名 为“9・18特大交通事故”
涉事车辆系抗疫转运征用车辆,从云岩区接送涉疫隔离人员前往黔南州荔波县隔离酒店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于9月18日0点10分从云岩区出发,其中驾驶员1名,随车工作人员1名,其余45人均为云岩区涉疫居民。
监控拍下的大巴正面照片可以看到,事故车辆的驾驶员穿着全套防护服在开车,戴着护目镜和口罩!而事实上这辆防疫车上根本没有阳性人员,只有密接和次密接,司机如此装束,又是夜间,能看清路吗?这些是不是都是危险因素?
根据贵阳市政府官方公众号“贵阳发布”此前公布的转运方案,截至事发前,贵阳市已向外转运确诊病例和密接人员7396人,正在转运2900人。出事的大巴车就是在执行2900人的转运任务。
贵州省从2020年到现在,整个新冠疫情期间的死亡病例是两例,而这次车祸,一下子就死亡了27人。
这起事故被追责的政府干部有三个人:贵阳市云岩区委书记朱刚,云岩区委常委、区委统战部部长、区隔离转运工作专班组长宋成强,贵阳市公安局云岩分局党委副书记、政委肖凌云,这三个人被停职检查。
(4)新疆
2022年10月1日开始,乌鲁木齐市又进入到全市静默状态,10月4日,乌鲁木齐市宣布全疆通往自治区外的铁路全部停运,公路停运,禁止包车出疆,只保留了几个航班,要求上座率不超过75%。
新疆全域封锁一直到11月26日。乌鲁木齐市政府26日上午宣布,低风险地区将有序、分三阶段逐步解封。
解封的直接原因是,乌鲁木齐市吉祥苑小区的一幢住宅楼24日晚间发生大火,已导致至少10人死亡。网上多个流传的视频显示,起火楼栋传出女性凄厉的惨叫声,高喊开门。庞大的民意质疑,当时赶到现场的消防车因小区封控,加上封控的居民无法移走车辆,导致火势延烧近3个小时才扑灭。当地居民25日夜里赴市政府抗议,要求解封。
26日的记者会上,乌鲁木齐市政府宣布,在“社会面基本清零”下,仍是管理为主,而非完全放开。第一阶段,将组织引导低风险区居民按楼栋单元、分时段错峰下楼“有序活动”;督促居民保持社交距离,戴口罩不扎堆、不聚集;因疾病等特殊原因,需外出的人员仍要凭证明出行,由社区点对点转送。另外,小区内的商店仍要经消杀与评估后才能开放。
(5)郑州
2022年10月,河南全省突然开始加强封控。郑州的很多小区是10月1日开始封控的。政府不公布阳性数字,居民不知道一觉醒来小区被封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是真的发生了阳性病例,还是眼看着“二十大”要召开了,不管有没有病毒,先层层加码起来。
10月16日,也就是“二十大”开幕的日子,那天,全国各地封控又上加码新台阶,郑州市也不例外,宣布了整个港区要封锁。
富士康的厂区就在港区,而大多数工人在港区外围租房住,由于无法去上班,加上当时流传整个郑州会被封锁,大量工人就开始提着行李,沿着高速公路步行离开郑州,试图返乡。由于人数众多,场面近乎逃难,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
为了避免富士康生产中断,以及消除不利的舆论,郑州市最后允许富士康厂区内部,不再做核酸检测,改为抗原测试,并允许外地来接人的车辆可以开到离富士康比较近的地方去接工人。
经济问题
2022年5月25 日,国务院召开十万人参会的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主题是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
十万人会议之后的第二天,署名经济日报编辑部的文章《全面辩证看待当前经济形势》,这篇文章给人的感觉是在跟李克强总理的十万人电话会议形成一种隔空交战,强调的是现在经济形势还可以,说是外商投资比例在增长,经济数据虽然下降,但是电商零售在增长 …… 所以这篇文章的读解是, 4 月份, “ 部分经济指标转弱,这是疫情冲击带来的短期变化,是受外在影响的阶段性波动。但面对新的下行压力、更严峻挑战,我国经济依然显示出强大韧性 ”。
这篇文章在 5月25 日被新华社全文播报了。看起来,党内也有两派,一派是以李克强总理(为首),研判目前经济形势已经非常糟糕了,急着想要复工达产、保就业、保民生,而另一派,还在认为动态清零这个政策毫不动摇必须坚持,经济你放心,肯定能发展。
国际交往
中国的国际交往也基本上被切断。仅剩的国际交流,也必须执行严格的防疫措施。8月25日进行的2022年女排亚洲杯小组赛中国对伊朗的比赛,女排队员在第一局竟然戴着 N95 口罩进行比赛。
事后,中国排球协会发出了道歉的公开信。中国排协称,对“工作不够细致带来的困扰诚恳道歉”。公开信解释说,比赛前中国女排运动员“了解到参赛队伍中已有运动员感染”,这口吻听着,是说人家伊朗队有感染的?“且我们个别运动员也有症状”,“为了防范疫情传播风险,队伍从保护运动员健康出发,要求运动员进入比赛场馆时要统一佩戴口罩”。“因组委会未对运动员上场比赛是否佩戴口罩做出明确规定,我们运动员为了保护自己,比赛开始后佩戴口罩上场比赛。由于我们临场经验不足,没及时提醒上场运动员摘掉口罩”。
疫情结束
2022年9月19日,美国总统拜登在电视专访中宣布,新冠疫情在美国大流行已经结束。
9月22日,世界卫生组织秘书长谭德塞在新冠疫情论坛上发表题为《新冠疫情结束在望》的文章。
2023年5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解除2020年1月30日拉响的最高级别警报。